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31日召开会议,审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会议强调,要坚持把政治训练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提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这是党中央对干部教育提出的重要举措和要求,各级党校和培训单位必须完整、准确、全面地学习贯彻落实。
一、正确理解政治训练和干部成长全周期
政治训练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传家宝,是针对干部的政治思想、政治立场、政治路线、政治能力、政治本色等内容进行的系统工程。新时代的政治训练就是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想党之所想、忧党之所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自觉地把思想意志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干部成长是一个复杂的经受系统性、功能性等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的周期性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6月17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在反腐败斗争时要用“全周期管理”方式,强调“推动各项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因此,把握好干部成长全周期,就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在培养干部中用现代化的“全周期管理”的理念和模式。
二、把政治训练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的主要内涵
坚持把政治训练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就是在干部成长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全周期管理”方式,将政治训练中的政治思想、政治立场、政治路线、政治能力、政治本色等各项要求,给予“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的贯彻落实,避免在工作中“眉毛胡子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其中,“训”要注重干部的思想和理论修养,引导干部筑牢政治思想、站稳政治立场,“练”要注重干部的行为和能力操练,督导干部坚定政治路线、增强政治本领和修炼政治品格。因此,党中央强调把政治训练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充分展现了干部政治训练的系统性和长效性,对干部培训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
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是干部成长全周期管理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所以,坚持把政治训练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必须把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作为干部成长“全周期管理”的核心内容。
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说到底就是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政治上的集中反映。党的干部的人生,从走上领导岗位的那一天起,就必须认真思考“自己的权力从何而来、用来干什么、干出什么样子”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必须弄懂悟透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
首先,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观决定政绩观和事业观,有什么样的权力观,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事业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决定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所以,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的领导干部的权力必然来自人民。权力既然来自人民,就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用好权、服好务、谋好利。
其次,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是权力观在岗位履职过程中的具体反映。干部在领导岗位履职,必然面临“在什么位、谋什么政”的政绩观问题。不同的政绩观必然导致干部做出不同的业绩来。党的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既要增强战略思维,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又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把具体的工作任务一件一件完成,绝不能慕虚荣、务虚功、图虚名。
最后,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事业观是政绩观在人生意义中的具体反映,正确的事业观反映了正确的人生观。根据党和人民的需要,党的领导干部是在不同地方、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勤政务实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官当成什么样的官,影响着人活成什么样的人。因此,当官就要当一个清官和好官,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用权就要用在正确的时候和正确的事上,做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只有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价值意义的人。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